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互动交流

办理情况查询
昵称:
雩风十九
留言日期:
2020-07-10
主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内容:
请我3+1+2的2是以等级的形式呈现还是什么样的?
查询结果
受理时间:
2020-07-13
答复时间:
2020-07-13
答复单位: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答复内容:

    你好!广东高考实行3+1+2的2是以等级的形式呈现成绩,以解决考试公平性问题,同时引导广大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考试科目。

    一、什么是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就是根据考生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考科目卷面分在各门考生中的排名比例进行等级赋分,再换算为等级分计入其夏季高考总成绩。排名比例与赋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由各省根据考生人数和等比例换算法则制订。具体办法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等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赋分方法的通知》(粤教考[2019]14号)。

     二、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

    (一)实行等级赋分是教育部和省政府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要求: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9〕42号,下称广东高考新方案)要求“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物理、历史科目以卷面分呈现;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呈现”。根据新高考方案,从2021年起,广东夏季高考科目设置将不分文理,由统一高考科目和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简称为“3+1+2” (必选+限选+任选)模式。“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高考总成绩750分,其中“3”和“1”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2”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高考录取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按照物理、历史两类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二)实行等级赋分是为了确保公平。

采用卷面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在控制这一变量之后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筛选考生可以体现教育公平,但是当考生内容不一致的时候,采用卷面分就使考生之间变得没有可比性,失去了筛选的意义。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卷面分。可以说,卷面分,重点在分数;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更突显公平。因此,虽然卷面分直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观表明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高低。而且,高考的目的是在一群水平不同的人中间选出优秀的人才,单纯的分数对高考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等级排名更加符合高考的初衷。

实施新高考后,语数外是所有考生都必考的科目,所以可以用卷面分进行比较。物理和历史是两类考生必选的科目,在物理、历史两个类别中分别具有可比性。因此,这“3+1”科目可用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而“2”是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是选考科目,而每门科目参加的人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每门科目的试题难度也不一样,因此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如果还用卷面分,就会造成容易的科目,或者参加那门考试科目的人的水平低的科目,分数就会高,反之就会低,那么学生考生就会选择容易考的科目或者是参加考试的考生水平低的科目,而难度大的科目或者水平高的考生参加的科目就没有人选择了,这是与我们高校选拔的要求,以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不相符的,也是不公平的。所以,由于不同科目的试卷本身的难度存在差异,选择不同科目的考生群体的能力也不同,不同的科目的相同卷面分是不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的,卷面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判断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比如,在第1个科目考试中,题目非常容易,全班的平均分是97分,小明的95分只排在全班倒数第十;而第2个科目考试中,题目难度非常大,全班的平均分是70分,小明的75分已经排到了全班正数第十名。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各科考试的难度不同,使得分数的高低比较,变得没有实际意义。再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科目,考生乙选考化学科目,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科目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科目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的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成绩,既不公平也不科学。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选拔相对优秀的人才去好的大学,这也是新高考引入“等级赋分”方式的初衷。

     我们将不同科目的卷面分按照等级赋分方法换算为等级分,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卷面分数不具有不可比、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由于考生选择了不同的科目,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卷面分按照等级赋分方法换算为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在选考科目中成绩排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综上可以看出,等级赋分制的关键是某一学科的本省考试成绩排名。而等级赋分成绩转换后,考生在每门选考科目中成绩排位顺序是不变的,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的等值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此外,等级赋分还可以避免功利性选考的现象。等级赋分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科,避免选择容易考高分但自己不喜欢的学科等功利化选科现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符合高考改革的导向和改革目的。

    建议,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结合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中办学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科学合理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

    三、我省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见广东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在高考招生中,对原中央苏区县、欠发达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及我省原扶贫开发重点县等30个县区的考生进行适当倾斜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考试招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满意度:
我要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