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 要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施时间等意见建议的回复

时间 : 2018-08-01 10:52:00 来源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近日,收到有关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意见建议,现就初中学考科目、实施时间和文件形成的程序和办法等意见建议,进行回复。

    一、关于考试科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开考是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克服 “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全面发展,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均是国家规定的应教、应学的课程,与现行大部分市的中考相比,仅增加了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防止不适当地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次改革作了顶层设计、综合考虑,希望通过考试科目的优化、考试内容的有增有减、试题难度的控制、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及考试组织方式的改变,引导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相应改革,从源头上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压力。
     一是在考试内容和难度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的是课程标准参照的“水平考试”,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的是初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在命题上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控制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比过去的侧重选拔的初中学业考试难度有所下降。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积极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允许市选择实行开卷、闭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减少单纯记忆。

  三是要求“学完即考”、“门门清”,以分散集中考试的压力。

  四是改变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科目一般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可以分数或等级呈现。鼓励仅以“等级”呈现考试成绩,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五是没有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在中考招生中,允许各地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与健康科目之外,按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等原则,选择其他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没有纳入招生录取计分的科目,学生只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核成绩合格即可。

 六是扩大和拓宽中高职贯通的通道,增加初中毕业生直接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减少了中考的竞争压力。

 因此,推行初中学考,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发现和发展特长,让学生更加全面发展,为高中阶段学习发展打牢基础,也为未来人生成长做更扎实的准备。

 随着初中学考的逐步推进,改革措施逐步到位,相信会对初中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将进一步纠正“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不良倾向,坚持“全面开课”、“均衡教学”;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关注重点从“分数至上”转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关于实施时间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的实际,我省中考改革实行分步推进的办法。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必须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目的是尽早改变过去的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考试,实行真正的标准参照的水平性考试,降低考试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落实时间,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开考时间及采用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式和机制(以下简称“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时间各市是不同的。我省采用的是试点先行的办法:

 2017年试点的市即汕头、韶关两市,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20年形成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

 2018年启动试点的市即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湛江等市,从2018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到2021年形成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

 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2023年形成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 

   三、关于文件形成的程序和办法

 本办法属于行政决策,不是法律法规。制订过程及征求意见时间符合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制度规定。早在2015年,我厅就将《中等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纳入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7年开始,采取 “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比较充分的论证。今年又组织召开了各种层次、类型的座谈会、专家论证会,专门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单位和初、高中学校、师生代表的意见,并通过在教育厅和教育考试院的官微和官网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各种科学合理且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建设性意见建议基本上予以吸收和采纳。制订程序符合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制度规定的调研起草、修改完善、征求意见、开展专家论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规定,程序合法。